最近某档热门综艺里,当红小花林月对着镜头抹眼泪:"我妈总说我不回家,可我连自己都顾不过来..."这句话像颗炸弹,瞬间把微博炸开了锅。评论区里吵得不可开交,点赞最高的那条评论写着:"养儿防老?不如养只猫靠谱!"
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老戏骨张国立在采访里说的那番话。老爷子端着茶杯,慢悠悠地说:"现在去儿子家住三天,儿媳妇就开始点外卖。"这话听着扎心,却道出了多少老人的无奈。我们小区的张阿姨就深有体会,有次在菜市场碰见她,她拎着菜篮子叹气:"去闺女家住了半个月,连开冰箱都要看女婿脸色,跟做贼似的。"
现在的老人活得可真有意思。公园里下棋的李叔,嘴上说着"孩子们忙点好",转头就在朋友圈发"空巢老人"的伤感文案。这让我想起隔壁王奶奶的金句,有次在楼下乘凉时,她拍着大腿说:"年轻时养儿防老,老了才发现防了个寂寞!要说养老啊,还得靠自己。"
要说最让人心疼的,就是那些把棺材本都掏给子女买房的老人。我们社区的赵大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。拆迁款全给了儿子付首付,现在想换个假牙都得看儿媳妇脸色。这事儿在社区微信群里炸开了锅,刘阿姨一句话说到点子上:"钱在自己手里叫钱,在子女手里那叫遗产。"
前两天刷抖音看到个特别有意思的视频。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在自家阳台侍弄菜园子,配文是:"我的退休金,我的菜,我的自在人生。"底下的年轻人都在喊:"这就是我向往的退休生活!"看看人家这觉悟,比那些整天等着子女嘘寒问暖的强多了不是?
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我们小区的陈教授。老爷子七十多了,每天雷打不动去游泳馆,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点外卖。有次在电梯里碰见他,听见他跟老伙计说:"指望子女天天伺候?还不如指望自己别得老年痴呆。"这话虽然扎心,但实在。
现在老年大学比幼儿园还难进,书法班、国画课一位难求。这些银发学子们说得实在:"与其在家等子女电话,不如出来交新朋友。"看看人家这生活态度,活该他们越活越年轻。上周在老年大学门口遇见刚下课的王阿姨,她举着刚画的牡丹,笑得跟朵花似的:"闺女说我比她还忙!"
最近有个视频特别火。一位老爷爷在超市熟练地扫码付款,旁边的大妈羡慕地问:"您这手机用得真溜,孩子教的吧?"老爷子得意地晃了晃手机:"抖音自学的,现在还会网购呢!"所以说啊,关键不是年龄,是心态。我家楼下便利店的老张头,自从学会用拼多多,天天在业主群里分享砍价链接,活像个带货主播。
前阵子同学聚会,说起父母养老这个话题。在银行工作的老周灌了口啤酒,说了句大实话:"现在最孝顺的子女,就是定期给父母打钱还不干涉生活的。"这话虽然现实,但仔细想想还真在理。就像我表姐,每个月准时给婆婆打钱,但从不指手画脚,婆媳关系反而处得最好。
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子女身上的老人。我姑妈就是个典型,年轻时省吃俭用供儿子留学,现在儿子在国外定居,她连视频通话都不会接。上次去看她,听见她跟老姐妹叹气:"养儿一百岁,长忧九十九,结果九十九都白忧了。"那落寞的样子,看得人心里发酸。
最近社区搞了个"银发智能手机班",报名火爆到要摇号。我们楼的李阿姨学成后,天天在群里晒成果:"今天学会了网上挂号!""滴滴打车真方便!"最绝的是,她现在拼多多砍价比她闺女还厉害。上周还神神秘秘地跟我说:"小张啊,我发现了几个买菜特别便宜的APP..."
说到这个,想起件特别逗的事。小区张叔自从学会用美团,冰箱里塞满了各种外卖。有次他儿子回来看见这阵仗,哭笑不得:"爸,您这退休生活比我还丰富啊!"张叔理直气壮:"花自己的钱,吃自己的饭,要你管?"那理直气壮的样子,活像个叛逆期的少年。
莫言说得真对。人老了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,而是能不能靠自己活得精彩。就像我们社区活动室墙上贴的那句话:"养老不靠子女,靠自己才是真本事。"这话虽然扎心,但实在。每次路过看见,都觉得特别提气。
最近看到个特别暖心的新闻。一位老奶奶在老年大学学会了直播,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"银发网红"。看着她精神抖擞地跟网友互动,我突然明白:养老这事,心态比什么都重要。人家说"活到老学到老",我看还得加上"乐到老"。
说到最后,想起楼下便利店老板的金句:"现在最孝顺的子女,就是教会父母用智能手机然后别老打电话烦他们。"这话听着好笑,但仔细品品,还真有那么点道理。所以啊,与其等着子女关心,不如自己活出个精彩晚年。就像我们小区那些活得潇洒的老人说的:"自己开心最重要,子女有子女的福气。"
本文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,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或修改。
股票配资账户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