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风声偏紧,避免失联,烦请大家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小号“飞箭财经”
作者:余飞
01
深圳楼市半年报
如果没有更大力度的救市措施,前高后低,大概率便是今年典型热点城市的行情走势。
以深圳来看,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:
6月份,深圳一手住宅(预售+现房)网签3275套,虽然环比增长了3.6%,但同比减少了9.3%,且成交规模维持在低位。
6月份,深圳二手房网签量4502套,环比下跌3.9%,同比增长7.9%。成交规模继5月份跌破5000套荣枯线后,进一步远离荣枯线。
从一手住宅和二手住宅的月度成交走势可以看到,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全面救市产生的火热激情,基本已经耗尽。
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开启救市之后,效果立竿见影,深圳率先启动,10月、11月、12月份成交量节节攀升,10月就冲破了荣枯线,12月更是冲破了8000套的繁荣线,春节过后的3月份行情热度犹在,4月份之后则没了势头。
之前写过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亦如此。
前高的行情,让深圳今年上半年无论一手住宅还是二手住宅同比均增长了不少,都远超过去两年。
不过相比于去年四季度拉动的去年下半年行情,颓势也相当明显。
这种颓势,从房价变动中更能看出来。
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,去年9月份末一线城市大招救市之下,深圳新房止跌上涨,上海二手房止跌上涨,北京二手房止跌上涨。
11月份深圳新房二手房齐涨,齐涨势头一直维持到今年3月份,4月份再次进入双跌模式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统计局
从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同样如此。
乐有家披露的数据显示,去年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跌破6万,9月份跌至5.87万,10月份上涨至6.43万,之后波动至2月份,3月至6月连跌,6月份成交价格跌至6.03万元/平方米。
按照当下的成交趋势,7月份深圳房价大概率跌破6万元,再次回到“5”字打头时代。
02
关税大战,让信心丧失
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,4月份是一个关键点,更恰当的说法是转捩点。
4月份之前,信心犹在,4月份之后,信心缺失。
4月份发生了什么?全世界都知道,美国向全球发起的关税大战,主要针对中国,其他都是作陪。
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关税大战,让年初的好势头,再次变得扑朔迷离。
我反复强调、解释过一个事情,北上广深乃至杭州这类城市,本质是不缺购买力的,能够影响这些城市房地产行情的因素,信心和预期占主要。
这就是为何深圳供需矛盾一直在,但过去三年深圳房价不断下跌,从8万跌破7万再跌破6万的原因。
也是京沪富豪扎堆的顶端城市,过去几年跟随大趋势下跌的原因。
北上广深杭这类城市,不缺购买力, 决定他们的因素是信心与预期。
而信心与预期的决定因素,则是全国的宏观大环境,也就是经济恢复和就业恢复情况。
中国老百姓的就业、收入和经济预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边际性改善,这是决定一线城市能否彻底筑底回暖的关键。
这也是我不断强调的, 收入是就业的函数,就业是经济的函数。只有这些改变,预期才能改变,只有预期改变,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场。
尽管5月12日,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中达成协议:双方都把关税恢复到4月2日之前。其中4月2日宣布的关税中,10%保留,另外24%暂缓90天。
不过关税大战只是暂时停歇,后面还需要经历多轮谈判,在最终的协议签订之前,变数仍比较大。
按照特朗普的秉性,绝对不会顺畅。信心也会在这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,再次丧失。
在之前分析关税大战对中国各城市影响的文章中,我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。
选取的目标是外贸30强城市,分别是:
深圳、上海、苏州、宁波、东莞、金华、广州、北京、杭州、青岛、重庆、无锡、厦门、成都、天津、佛山、绍兴、嘉兴、郑州、南京、西安、烟台、福州、武汉、南通、常州、合肥、温州、中山、潍坊。
从两个维度,一个是对美出口规模,一个是对美依赖度(对美出口/出口规模)。
第一,从对美出口规模来看,深圳、苏州、上海受影响最大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地统计局、各地海关
从对美出口规模来看,深圳是内地唯一一个对美出口超过4000亿的城市。
苏州对美出口超过3000亿,上海、宁波超过2000亿。
东莞、金华、广州、杭州对美出口超过千亿元。成都、厦门超过800亿元。
外贸三十强中,对美出口最少是西安,只有135.1亿元,理论上影响最小。
第二,从对美依赖度角度看,宁波、苏州、中山、成都、杭州、东莞、烟台、广州、佛山、金华受影响位居前十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城市统计局、各地海关
所以,综合对美出口规模和对美依赖度来看,深圳、宁波、苏州,受影响最大。
从深圳海关披露的数据,也能看出影响:
2025年前5个月,深圳市外贸进出口1.78万亿元,同比(下同)小幅下降1.9%,落后于全国、全省水平。其中,出口1.06万亿元,下降8.6%;进口7166.3亿元,增长10.1%。
其中对美国的进出口,前五个月同比下降了15.8%。
来源:深圳海关
宁波海关披露:
前五个月对北美洲出口1524.3亿元,同比下降2.4%。
来源:宁波海关
宁波房价也在4月份转跌,具体情况可以看本号写的文章
这种影响,是全局性的。
所以,从4月份开始,全国房价跌幅面也在进一步扩大。
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:
2025年4月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22个,较上月减少2城;下跌城市有45个,较上月增加4城。二手房价格方面,有5城房价环比上涨,较上月减少5城;下跌城市64个,较上月增加8城 。
6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。
2025年5月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13个,较4月份减少了9个;下跌城市53个,比上月增加了8个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3个,较上月减少了2个;下跌城市67个,较上月增加了3个。
03
房价还要调整多久
局势的转变,市场已经在预测,全国性的救市大招即将到来。
6月13日的重要会议上,也强调了:
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、健康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要着眼长远,坚持稳中求进、先立后破,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。
以此预测,7月份可能会有重磅大招发布。
当然,结合过去三年的效果来看,作用时间越来越短,且无法扭转大趋势。
所以,本号认为,房价调整的大趋势,依旧很难改变。
客观来说,全国房价经历了三年多的调整,很多城市跌幅其实不小。
温州的房价相较于高点已经腰斩,郑州、青岛、石家庄、东莞也接近腰斩。
但在房价调整的同时,大家的收入也随之调整。
过去几年的大环境下,民众的收入缩水,让有实力投资的人也丢失了信心,才进入了不断调整的周期当中。
我提出过一个概念,叫“需求断档”。简单理解,就是高房价形成了一个天堑,让相当部分人空有需求没有实力。
总结下来就是:
第一,宏观经济周期、宏观大环境以及关税大战、全球局部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,让有钱人没有信心和预期买房投资。而且,之前炒房投资收获的人,正在寻求离场,落袋为安。
第二,当下的收入和失业,让相当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,更加买不起房。
第三,中间一小撮有首付能力的人群,在调整的环境中,选择持续观望,既怕追高,又怕踏空。
一句话概括就是,富人不买,中产不敢买,普通人买不起。
房价还要调整多久,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。
国际评级机构高盛、惠誉等,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对中国房地产的预估。
高盛最新的预测是:
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新住房需求将比2017年的峰值大减75%,因为人口减少和价格下跌的预期心理持续冲击投资兴趣。高盛报告指出,人口减少和城镇化速度放缓,表明人口的住房需求正在下降。随着业主出售空置公寓,中国的投资需求可能会转为负值。因此,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对新住房的年度需求可能仍将略低于500万套,远低于2017年2000万套的峰值。
本号的观点维持不变:
我之前说过,经济的兴盛之下的房地产兴盛,才有意义。反过来,房地产兴盛带动经济兴盛,则是虚假繁荣。
换句话说,只有经济、产业、就业、出口复苏了,楼市才会复苏。
而这个问题,在如今的全球大环境下,尤其是特朗普这个确定的“最大不确定性”存在,想要回答,很难。
原创不易,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,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、点个赞。欢迎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转载、广告投放、加读者群,加微信:593594349(备注来意,否则不通过)
股票配资账户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